1. 調整整體亮度與對比(Brightness–Contrast)
適用場景:照片整體偏暗或對比不足。
步驟:
    開啟影像 → Colors → Brightness–Contrast…
    拖動「Brightness」滑桿提亮/壓暗全圖。
    拖動「Contrast」滑桿強化/柔化明暗差。
    觀察即時預覽,按 OK 奖勵結果。
    示例:一張陰天拍攝的城市街景,調高 Brightness +20、Contrast +30,細節立刻更鮮明。
 圖例 

2. 調整色階(Levels)
適用場景:想精準拉開暗部與高光範圍,改善直方圖過於集中。
步驟:
    Colors → Levels…
    在「Input Levels」區塊:
        左側三角(黑點)向右拖:壓深暗部。
        右側三角(白點)向左拖:提亮高光。
        中間三角(灰點)微調:控制中間調亮度。
    視覺上直方圖兩端「碰壁」,按 OK。
    示例:一張逆光人像,將黑點推至20,白點推至235,使背景與人像細節同時保留。
 圖例 


3. 曲線微調(Curves)
適用場景:想要更細膩地控制亮度分佈,或進行局部 S 型對比增強。
步驟:
    Colors → Curves…
    在對角線上點擊新增錨點:
        在暗部區域拉低曲線:加深陰影。
        在高光區域拉高曲線:提亮亮部。
        中段微調:控制中間色調。
    完成 S 型曲線,按 OK。
    示例:風景照增強「立體感」,在 25% 處向下 10%、在 75% 處向上 10%。
 圖例 


4. 色彩平衡(Color Balance)
適用場景:修正整體偏暖、偏冷、或加入色調效果。
步驟:
    Colors → Color Balance…
    選擇「Shadows」「Midtones」「Highlights」之一:
        調整「Cyan–Red」「Magenta–Green」「Yellow–Blue」滑桿,改變色偏。
    一般先從 Midtones 微調,再視需要調整 Shadows/Highlights。
    確認無色偏後按 OK。
    示例:傍晚街景欲加強暖色,Midtones 中 Yellow +15、Red +10。
 圖例 


5. 色相/飽和度(Hue–Saturation)
適用場景:想改變某種顏色的飽和度或移動色相範圍。
步驟:
    Colors → Hue–Saturation…
    「Master」或選特定通道(R/G/B):
        「Hue」:整張或指定色相偏移。
        「Saturation」:增強或減弱飽和度。
        「Lightness」:局部提亮或壓暗。
    按 OK。
    示例:將藍天稍微偏青,選擇「Blues」,Hue –10、Saturation +20。
 圖例 


6. 陰影與高光(Shadows–Highlights)
適用場景:局部提亮陰影或壓低高光,不破壞整體對比。
步驟:
    Colors → Shadows–Highlights…
    拖動「Shadows」滑桿向右:提亮暗部。
    拖動「Highlights」滑桿向右:壓低過曝區。
    微調「Radius」與「Black Clip」參數,按 OK。
    示例:室內人像強光過曝,減少 Highlights、加大 Shadows 讓臉部細節回來。
 圖例 

小貼士
    非破壞性編輯:先在圖層上複製(右鍵 → “Duplicate Layer”),對複製圖層做調整,若不滿意可立即刪除或調整透明度。
    遮色片/蒙版:結合色彩調整工具,對特定區域套用 Layer Mask,只改動需要的部分。
    分組練習:準備三張不同場景照片(人像、風景、靜物),讓學生針對每張照片分別嘗試以上六種工具,並記錄他們所採用的參數與效果。